找到相关内容20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烦恼菩提——自“贪欲”说起[证严法师]

    烦恼,便能够安稳的终此一生。   去贪就简,可使心灵得到无比的宁静与解脱。   道心亦即是理性。欲念如果扩张下去,就会埋没理性;而理性如果能发扬起来,就可以制止欲心。   所谓的烦恼并不是在人的...

    证严法师

    证严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1310292697.html
  • 忉利天——宣化上人讲解

    天主,也就是这个道理。他的前后左右、四维上下,都是珠宝,房子也是珠宝造成的。这么美丽的地方,这么美丽的宫殿,所以他的欲心也就不会停止,以为这样就满足了,可以在那里安然享受天福。他认为这是最快乐的地方,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|忉利天|轮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7/19073012490.html
  • “作观”戒淫九大妙法

          念佛法门可以带业往生,但聪明人总是不敢侥幸。台湾妙莲老和尚一向劝人“持戒念佛,念佛持戒”,“万人万修去”才有保证。就是说,能持戒念佛,往生极乐世界,就可万无一失。“杀盗淫妄”四条根本戒中,最难最要紧的是淫戒,所以佛将“断淫心”作为修楞严大定的“第一决定清净明诲”。   淫欲炽盛,必须想办法窒欲;有志于修梵行,就得想办法断淫。窒欲和断淫,都叫戒淫。戒淫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欲心炽盛之时...

    徐足之

    |戒淫|止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11155134546.html
  • 梦参老和尚讲不净观修法

    女漂亮。菩萨化现的美女就太漂亮了,那是他断你的欲心而化现。观世音菩萨就化现美女,鱼篮观音就是这样,谁都知道这个故事。   知道外在的美貌是假的,那是外皮,内在的五脏六腑可不是?他今天化像人,他的...

    梦参老和尚

    戒色|不净观|止观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18453234643.html
  • 烦恼菩提——自“贪欲”说起

    需求;而欲望淡薄的人,少欲少烦恼,便能够安稳的终此一生。     去贪就简,可使心灵得到无比的宁静与解脱。     道心亦即是理性。欲念如果扩张下去,就会埋没理性;而理性如果能发扬起来,就可以制止欲心。...

    证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93338972.html
  • 佛教心理学的实践面

    心识为常而生起,一旦看清心识的无常,便能放下而自在。《念处经》说: 云何观心如心念处?比丘者,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;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;有恚、无恚;有痴、无痴;有秽污、无秽污;有合、有散;有下、有高;有...是有欲心(有贪心)?无欲心(离贪心)?等等,如此不断觉察自己当下心的生起,在正念正知的观照下,最后看清心识的无常,便能放下执着而得到自在。这些心的意义,《声闻地》说: 1又有贪心者,谓于可爱所缘境事,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3447826.html
  • 守护菩萨戒之理分二

    爱乐宣说相似法18.轻言舍弃菩提心   除第十八条舍心与第九条邪见,不需具足四缠外,其余皆需具足四缠,成为犯根本堕罪。此四缠是:  一、不执为过患。二、欲心(造罪)不舍。三、欢喜味著。四、无惭无愧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0562883.html
  • “作观”戒淫九大妙法

    念佛法门可以带业往生,但聪明人总是不敢侥幸。台湾妙莲老和尚一向劝人“持戒念佛,念佛持戒”,“万人万修去”才有保证。就是说,能持戒念佛,往生极乐世界,就可万无一失。“杀盗淫妄”四条根本戒中,最难最要紧的是淫戒,所以佛将“断淫心”作为修楞严大定的“第一决定清净明诲”。   淫欲炽盛,必须想办法窒欲;有志于修梵行,就得想办法断淫。窒欲和断淫,都叫戒淫。戒淫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欲心炽盛之时,不论诵读佛经...

    徐足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43682916.html
  • 佛教的人生欲望观

      按唯识学的说法,欲心所通善、恶、无记中三性,并非都是恶。被视作恶的、对人有害无益的欲望,是心所法中列为根本烦恼的贪,或云贪欲、爱欲、欲贪——对世间的食、色、睡,色、声、香、味触五尘六欲,及钱财...》卷二:“众生有思,名为欲心,以如是欲善业因缘发菩提心,是则名为菩萨性。”谓以对成佛度生的善的希求、欲望发起的菩提心,是菩萨的本因、本性。《大智度论》卷二六:“欲为初行,欲增长名精进。如佛说一切法欲为...

    陈兵教授

    |心理|人生|烦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1/1811122629.html
  • “发心”在汉藏佛学中之意义及其在宗教实践上之心理功能

    欲心所相应而发起,就是发心的定义。二、由性质、产生方式、道位高低和意愿等四方面,说明发心的分类。 其中,1. 依性质分为愿心与行心二种. 2. 依产生的方式分为:名言所生的发心和修力所生的发心二种。...都是(发心的)事例。因为他在 《具足清净释》(Dag ldan) 中说:“所谓发心的实质,就是意识和欲。”又说:“为了他人之利而缘想正等菩提的(欲心所) ,就是发心的定义。”(三)、圣解脱军和师子贤学说...

    陈玉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5845595.html